叶雷,53岁,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物之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
他带领研发团队,用了10年时间,自主研发出“重庆造”骨头修复材料——多级多孔钽,打破美国垄断,弥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叶雷因实现这一颠覆性创新,被业界称为“中国多孔钽之父”。
据了解,用钽金属做材料研发的新型多孔钽人造骨放入人体,其多孔的特性还能使宿主骨组织在人造骨的孔隙中三维再生,与正常骨组织完全融为一体,成为“活的钢筋混凝土式的再造骨”。
而实现从支撑到再生,润泽医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这种神奇的新产品,今年底即将上市,预估产值超300亿元……
重庆造”多孔钽,让人造骨变成“活的钢筋混凝土式的再造骨”,让骨植入产品从支撑功能到可再生功能的完美蝶变,润泽医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与叶雷面对面采访,是11月初的一个艳日高照的周末。
他的办公室位于重庆空港工业园,除了办公桌椅和一套皮质沙发,可以说是空无一物。让人觉得,它与“有着满脑子花样”的发明家相去甚远。因为之前,我就知道,他有2400多项专利,其中有1400多项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当我说出我的感受时,叶雷却大方地说,我们的文章可以从办公室写起。叶雷说,办公室简单,实用就行,不需要显摆和虚荣。我希望把自己的财富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叶雷钽言,诚信、创新、坚韧、善良,有责任感,不走现成的路,是作为一个企业家、发明家,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叶雷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思考问题也是善于抽出精髓,凡事就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的实验检测中心,记者看到了这款多孔钽产品,一个看似普通的小钽块,却具有满足人体组织再生的功能,一个是由于它的微结构和人体的结构高度相似,再一个就是基于钽这种金属材料的化学特性,因此这个钽块嵌入人的体内,人体不会产生任何的排斥反应。
说起多孔钽,叶雷充满自豪地告诉记者,多孔钽放入人体,会和正常骨组织完全融为一体,成为“活的钢筋混凝土式的再造骨”。这样一些以前不能治疗的骨科疾病就可以得到治疗,同时它也是全球第一个可再生性的植入产品。
研发多孔钽产品,叶雷用了整整10年时间。从材料选取、机械加工,再到成品检测,每一步都需要高科技的支撑。据介绍,钽元素的密度极高,用一般检验方法,很难看清它的内在组织结构,但有了这台600千伏工业CT机,检测就变得容易多了。
叶雷说,企业在CT室上面申请了8件专利,同时制作了《外科植入物用多孔金属材料X射线CT检测方法》《外科植入物用多孔钽材料》等两个国家标准。
从目前情况来看,“重庆造”多孔钽产品有望在年底量产上市。预估前五年,会有3到5亿美金的产值,国内的骨科市场会有300个亿左右的份额。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但创新之路同样是异常艰辛的。“重庆造”骨头修复材料打破了美国垄断,用知识产权的强大保护,为企业发展穿上护卫铠甲。
润泽医药担任知识产权部总经理张建,之前供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他说,真正明白和重视知识产权的企业家太少,亲自抓专利的企业家基本没有,这是我最欣赏老板叶雷的杰出之处和过人之处。他对知识产权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常常对我们讲,“未来经济,必定是知识产权经济的竞争。”我欣喜地看到了叶总的眼光,看到这个企业未来在业界的引领地位,进而义不容辞地追随他,与企业共进退。
张建说,围绕多孔钽产品,润泽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步步为营:目前已成功申报了3项国家级课题、2项重庆市课题,并成立了重庆市医用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还申请了851个专利,已获得授权706个。已拥有800多项国家专利,并获得了17项欧美专利授权。
为了让这些高价值专利尽快量产面市,政府部门也花了不少心思。最近,为了企业的一项新型专利,市知识产权局的许雄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处调研员许雄介绍,由于这个领域在全球布局都是比较创新的,对口的审查员、技术人员都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就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对口审查员到企业来看。
叶雷介绍,骨缺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表现为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在医疗救治中,国际上通常采用多孔钽材料进行骨头坏死修复手术,治疗骨缺损病症。术后4至6周后,植入的多孔钽材料就能和人体内完好的骨组织长合,今后不再需要替换。但受钽金属密度高、加工难等限制,此前全球仅美国一家公司能生产此类产品。
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患者需要植入骨修复材料,骨科临床需要良好的修复材料修复骨创伤、骨肿瘤、骨坏死形成的骨缺损等。目前,骨修复材料主要为致密的医用钛合金制品,但对于大段和骨量缺失大的节段性骨损伤,该材料是无法修复的。
有没有一种金属材料,能亲和人体,代替钛合金的固定和支撑作用,还能让大段或者骨量缺失大的节段性骨损伤得到替代修复?润泽医药研发团队想到了金属钽,并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合作建立项目攻关团队。经过10余年潜心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可用人造骨的多级多孔钽材料。用润泽医药多孔钽材料可以直接加工或者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加工成为骨创伤类、骨关节类、骨脊柱类、骨缺损修复类、口腔类和其他类的医疗产品,预计量产上市后,其价格仅是进口产品的一半。
据润泽医药技术部总经理周健介绍,多级多孔钽材料与单级多孔钽材料相比,具备海绵一样的“润湿特性”,这一特性可引导骨组织通过体液进入人造骨孔隙,并在其中生长发育让人造骨变成“活的
钢筋混凝土式的再造骨”,颠覆性地开发出具有骨支撑、骨再生和骨融合性能的大段和骨量缺失大的节段性骨损伤修复材料。
目前全球骨修复材料市场每年有近500亿美元的“蛋糕”,润泽医药公司用粉末冶金方法独立开发的多孔钽材料,打破了美国捷迈(Zimmer)的专利壁垒,不但可减少国内对进口骨修复材料的依赖,还将凭借领先技术进军海外市场。被科技部正式列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与此同时,润泽医药研发团队成功研发的可用人造骨的多级多孔钽材料,还攻克了金属植入物与宿主骨“界面不融合”、“力学性能不匹配”和“物质代谢传导受阻”三大核心难题,将跨尺度、双连续、可调控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是骨填充材料领域的革命性成就。
叶雷表示,掌握多级多孔钽材料制造技术的,目前在全球仅有润泽医药一家。秉承“科技创业、造福于民”的企业宗旨,科技创新,我们一直在路上……
由于在多孔钽领域的创新研究,润泽医药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重庆市医用金属材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公司的医用植入金属材料多孔钽的研发水平,一直居于行业领先位置,已经承担并结题国家、重庆市、重庆渝北区共5个多孔钽材料科研计划,获得710件中国专利,申请了28件PCT专利,有3件分别进入美国和欧洲国家审核阶段,被美国专利局确权2件,目前,PCT专利无任何国家拒权。
回顾十多年的多孔钽研发之路,叶雷表示,为了成为一家创新卓越的科技型企业,润泽高度重视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培养,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配备现代化的实验研究及生产设备。先后与中国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四川抗生素研究所、南京京华药物研究所、CFDA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及多个省市的医院、高校、企业、协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多次承担国家、省市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并以科技领先为依托,以知识产权为保护屏障,2008年至今,润泽已获得1400件国内授权专利、18件国外授权专利。公司不仅是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会员单位,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庆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称号。
在采访叶雷的当天,记者还亲自聆听了一场与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企业战略分享会。叶雷毫无保留地和他们一起,谈公司发展中的得失,寻求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与个人成长的共赢点,分享创新创造的研发成果,展望行业未来景象,分析主导产品多孔钽与其他产品的发展平衡点……叶雷鼓励他们,一个卓越企业的成长,是可以成就一批人的成功。要做到“全球引领”,就要先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做到中国的NO.1。
虽然业界早已公认叶雷是“中国多孔钽之父”,但他表示,所有的成绩和成功,都是未来每一步的起点。润泽将继续秉承“科技创业、造福于民”的企业宗旨,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以创新产品为龙头,将市场、科研、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创新创造中来,成为一群幸福的进取者,继续行走在科技创新之路上!